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校校務研究暨永續發展中心

其他與學校績效表現有關之訊息

北科榮耀

由於臺北工專辦學績效卓著,及因應社經環境改變之需要,在全體師生及校友共同努力下,於1994年改制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技術學院時期有二年制、四年制及研究所等學程,科系及課程涵蓋工業、科技、資訊光電、生化工程,以及設計、人文、藝術等方面。為提供在職人員進修管道,增設進修學院、開設在職專班、EMBA等課程。

1997年改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發展為涵蓋機電、電資、工程、管理、設計及人文社會等領域均衡發展之優良學府,秉持「誠、樸、精、勤」的精神,提倡學以致用,以為國內產業界培育具理論與實務訓練高等專業技術人才。

(1994-2017編年)

1994

  • 改制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
  • 設有二年制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及資源工程、土木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等7個技術系,招收專科畢業生;四年制設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及資源工程、土木工程、紡織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10個技術系,招收高中及高職畢業生。

1996

  • 成立機電整合研究所。

1997

  • 改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設立機電、工程、設計、管理4個學院,增設電腦通訊與控制、土木與防災、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等4個研究所。增設車輛工程技術系、冷凍空調技術系。

1998

  • 增設電機與能源、技術及職業教育、材料及資源工程、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等4個研究所。

1999

  • 增設「人文與科學學院」(2008年更名「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增設製造科技、冷凍空調工程系、光電技術、生化與程序工程、有機高分子、建築與都市設計等6個研究所,另增設二年制經營管理系及應用英文系。

2000

  • 增設車輛工程、資訊工程、自動化科技、環境規劃與管理、創新設計、化學工程等6個研究所。增設工業工程技術系。

2001

  • 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工程科技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及二技資訊工程系、光電科技系。

2003

  • 增設電機工程系、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增設生物科技研究所、新設四技應用英文系。

2004

  • 設光電工程系、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新設四技光電工程系、資訊工程系及經營管理系。開始陸續停招二技學制。
  • 設四年制甘比亞石油合作專班,亦為國內與西非建教合作之首創。

2005

  • 增設資訊工程系、工商管理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進修學院增設電資碩士在職專班。開辦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2006

  • 增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及「機電」、「電資」、「工程科技」、「創意設計」4個學士班。增設「電資學院」。
  • 獲教育部第一期教學卓越計畫補助。

2007

  • 增設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有機高分子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增設甘比亞電資專班。

2008

  • 增設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博士班、應用英文系碩士班、甘比亞土木專班。

2009

  • 增設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研究所等2個博士班。增設互動媒體設計、資訊與運籌管理等2個研究所。
  • 獲教育部第二期教學卓越計畫補助。

2010

  • 「生態校園人文西南角之綠色大門」榮獲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
  • 《遠見》雜誌最新2010大學院校畢業生表現排名,獲科技大學排名第一、全國大學院校排名第六。
  • iF大學排名(iF university ranking)勇奪全球第16名(積分80分)。

2011

  • 增設文化事業發展系、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博士班。
  • 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三校組成「臺北聯合大學系統」,於2014年加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北聯大系統。
  • 建校一百年週年校慶馬英九前總統蒞臨賀勉。
  • 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獲金、銀、銅三大獎項與4件佳作。
  • 新一代設計展獲1金、1銀、2銅、1佳作、3特別獎。

2012

  • 成立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 工業設計系榮獲美國 IDEA awards 傑出工業設計獎。
  • 榮獲國科會100年度績優技術移轉中心。
  • UI GreenMetric世界綠能大學排名全國第1、亞洲第2、世界第24名。
  • 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試辦計劃」第一,獲補助7500萬元。
  • 宏裕科技大樓揭牌。

2013

  • 增設互動設計系、資訊與財金管理系、製造科技研究所博士班。
  • 增設進修部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EMBA專班、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EMBA泰國境外專班。
  • 增設進修部車輛工程系、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等2個產學訓專班。
  • 增設進修部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等2個產學攜手專班。
  • 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補助獲全國第一。
  • 德國紅點設計競賽亞洲區排名第三。
  • 第13屆台灣新一代設計獎榮獲2銀獎、5銅獎、5廠商獎及16件佳作。
  • Times Higher Educatio獲亞洲大學排名第100名。
  • QS世界大學排名第551名。
  • Red dot獎亞太地區第3名,iF獎世界排名第12名。
  • 世界大學科技論文表現排名電機工程領域第201名。
  • 兩岸四地百強大學第55名。
  • 億光大樓落成。
  • 獲教育部第三期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經費全國第一。
  • 本校獲第3期(102-105年)「教育部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第一名,每年核定補助經費為70,000,000元。

2014

  • 增設進修部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EMBA東莞境外專班、經營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四技、電子工程系四技、產學訓專班─機械工程系。
  • 包辦2014TiC100校園自命題競賽全國前三名。
  • 新一代設計獎榮獲1金獎、1銀獎、 4銅獎、4個廠商特別獎及11件佳作。
  • 新一代設計獎61參展校131系中獲得產品設計類繁星特別獎殊榮。
  • iF排名晉升至第4名。
  • 榮獲3000大企業經理人最想就讀EMBA前10名。
  • 本校103-104年獲「教育部磨課師課程推動計畫」補助5門課程,核定補助經費總計3,500,000元。

2015

  • 增設進修部管理學院EMBA大上海地區境外專班、智慧財產權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電子工程系產學攜手專班。
  • 設立校務研究中心。
  • 《Cheers》雜誌「2015年3000大企業經理人EMBA評價調查」最想就讀與最推薦EMBA,本校擠進總排名前5名。
  • 馬英九前總統蒞臨本校與青年學子座談。
  • 與台灣自造者協會共同營運台灣創客實驗室Fablab Taipei(TAF)
  • QS大學就業力排名151至200區間。
  • 創研所FAST Lab落腳北科大。
  • 本校104年獲美國模擬聯合國大會(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NMUN 2015)代表團榮譽獎,而團隊中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之2名學生榮獲為該委員會之傑出代表獎,同時,另有4位同學於其隸屬之委員會中獲選為傳信官(Pagers)

2016

  • 2月1日桃園農工正式改隸為本校附屬農工,更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
  • 管理學院EMBA班開設桃園學分班。
  • 增設進修部電子工程系、工業設計系(家具木工班)2個產學訓專班。
  • 《Cheers》雜誌大學校長互評辦學績效榮獲第二。
  • 《Cheers》雜誌公布2016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技職體系奪冠。
  • 1111人力銀行調查企業主進用滿意度最高的國立科大。
  • 成立「智慧治理研究中心」同時研發Rolmes系統。
  • 模擬聯合國競賽奪「代表團榮譽獎」、「安全理事會傑出代表獎」及兩個「傑出國家立場報告書獎」共4個獎項。
  • 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
  • 精勤樓動土。
  • 本校105-106年獲「教育部磨課師課程推動計畫」補助3門課程,核定補助經費總計2,100,000元。
  • 本校學生出國前往紐約參與模擬聯合國會議105年成績突破臺灣歷年最佳紀錄。本校團隊榮獲「代表團隊榮譽獎」、「傑出代表獎」及「最佳立場報告書獎」等獎項。
2017
  • 本校獲「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106年度延續計畫」第一名,核定補助經費為70,000,000元。

  • 本校獲「106年技專校院教學創新先導計畫」全額補助,並被擇為推動教學創新示範學校另獲補助推廣經費,共計13,700,000元。

  • 本校106年實務課程發展及師生實務增能計畫獲教育部補助4,625,388元
  • 106年11月16日(四)於全台最大新創活動Meet Taipei中,由當時擔任產學長之李達生教授代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接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頒發106年績優育成中心獎
  • 本校學生出國前往紐約參與模擬聯合國會議,於106年本校團隊榮獲兩項「最佳立場報告書獎」,累計獲獎數居全臺之冠。